- 熱門
- A~G
- H~L
- M~T
- U~Z
2024年對勞動糾紛進行仲裁的法定期限是多久?
對勞動糾紛進行仲裁的法定期限是多久?
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二十九條規(guī)定,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收到仲裁申請之日起五日內,認為符合受理條件的,應當受理,并通知申請人;認為不符合受理條件的,應當書面通知申請人不予受理,并說明理由。從受理仲裁申請之日起四十五日內應當作出仲裁裁決。案情復雜需要延期的,經(jīng)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主任批準,可以延期并書面通知當事人,但是延長期限不得超過十五日。逾期未作出仲裁裁決的,當事人可以就該勞動爭議事項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相關法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二十九條
公司能否因仲裁降低待遇?
公司與員工的勞動關系受《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等法律法規(guī)的約束。根據(jù)這些法律規(guī)定,公司的薪酬待遇應當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執(zhí)行,除非雙方同意進行修改。如果公司在未經(jīng)員工同意的情況下單方面降低員工的待遇,這通常被視為違反了勞動合同,是不合法的。
在勞動爭議解決機制中,仲裁是一種常見的方式。但是,仲裁并不意味著公司可以隨意降低員工的待遇。仲裁的主要目的是解決勞動糾紛,包括但不限于工資、工時、福利等問題。在仲裁過程中,如果公司提出降低待遇的主張,需要有合理的依據(jù),例如經(jīng)濟困難、業(yè)務調整等,并且需要得到員工的同意或者仲裁庭的認可。否則,仲裁庭通常會支持員工的權益,維持原合同約定的待遇。
【相關法條】
1.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十七條:“勞動合同依法訂立即具有法律約束力,當事人必須履行勞動合同規(guī)定的義務。”這意味著公司不能單方面改變勞動合同中的條款,包括待遇。
2.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五條規(guī)定:“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xié)商一致,可以變更勞動合同約定的內容。變更勞動合同,應當采用書面形式?!比绻鞠胍档蛦T工待遇,必須與員工協(xié)商并達成一致,且需以書面形式確認。
3. 同樣,《勞動合同法》第四十條規(guī)定,如果公司因經(jīng)濟性裁員等原因需要降低員工待遇,也需要遵守法定程序,并支付相應的經(jīng)濟補償。
綜上,公司不能因仲裁而隨意降低員工待遇,必須遵循法定程序,尊重和保護員工的合法權益。
勞動者在遇到勞動糾紛后,應在知道或應當知道自己權利被侵害之日起一年內提出仲裁申請,仲裁機構應在受理后的45天內作出仲裁裁決,特殊情況可延長15天。如果超過這個期限,當事人仍未能得到解決,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溫馨提示』不同地區(qū)的法院在審判尺度上可能存在一些差異,因此當您遇到法律問題時,我們建議您盡快尋求專業(yè)律師的咨詢。法頭條作為您身邊的法律服務平臺,擁有3萬+高效率、服務評價好的專業(yè)律師團隊,您可以直接在線咨詢我們,省時又省心!
-
工資是勞動者最核心的勞動權益,但私人企業(yè)拖欠工資現(xiàn)象屢見不鮮。面對此類糾紛,勞動者常陷入投訴無門的困境,甚至因程序不熟導致維權受阻。下面小編詳細解析私人企業(yè)拖欠工資的解決路徑,并重點探討12345政務服務熱線的實際作用,為勞動者提供清晰的維權指引。...時間:2025.09.11
-
在職場中,人際關系錯綜復雜,偶爾會出現(xiàn)員工與同事發(fā)展出不正當關系的情況。一旦此類事情曝光,公司往往會面臨棘手抉擇,而員工也會擔憂自己是否會因此被解雇,以及這種解雇行為是否合法。這一問題并非簡單直接,需從多個維度依據(jù)法律規(guī)定來剖析。...時間:2025.09.03
-
勞動仲裁是勞動者與用人單位解決勞動爭議的核心法律途徑,其證據(jù)準備與流程規(guī)范直接決定權益保障效果。下面小編將從證據(jù)材料清單與仲裁程序步驟兩個維度展開分析,結合法律及相關司法解釋,為當事人提供系統(tǒng)性指引,助力高效維權。...時間:2025.09.03
-
勞動仲裁是解決公司與勞動者糾紛的重要機制,其結果直接影響企業(yè)運營與法律責任。公司若被勞動仲裁,可能面臨經(jīng)濟賠償、聲譽受損、管理漏洞暴露等多重后果;而在仲裁期間,公司能否注銷也需滿足特定法律條件。法頭條小編整理了相關資料,將在下文中告訴大家“勞動仲裁”的相關問題。...時間:2025.08.31
-
勞動合同的履行過程中,調崗是引發(fā)勞資糾紛的高頻場景。用人單位基于經(jīng)營需求調整崗位,勞動者因權益受損拒絕調崗,雙方常因賠償標準與脫崗定性產(chǎn)生爭議。下面小編從法律框架出發(fā),結合司法實踐,系統(tǒng)解析公司調崗爭議中的賠償規(guī)則與脫崗認定標準。...時間:2025.08.30
-
試用期是用人單位與勞動者雙向選擇的過渡階段,但實踐中因辭退引發(fā)的勞動爭議屢見不鮮。部分用人單位誤認為試用期可隨意解除勞動合同,而勞動者則對自身權益邊界存在認知模糊。下面小編針對以上問題進行詳細分析,幫助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理清法律邊界。...時間:2025.08.29
-
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因勞動合同、工資福利、解除補償?shù)仁马棶a(chǎn)生爭議時,勞動仲裁是維護合法權益的核心法律途徑。勞動者可通過撥打12333熱線咨詢或直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下面小編將系統(tǒng)梳理12333勞動仲裁的申請流程及處理時效,為勞動者提供清晰的維權指引。...時間:2025.08.27
-
勞動糾紛中,仲裁是常見的維權途徑。許多人在考慮申請勞動仲裁時,都會糾結一個關鍵問題:申請勞動仲裁需要錢嗎?這關系到勞動者維權成本,值得深入探討。勞動者和用人單位在申請勞動仲裁前,應充分了解這些費用相關規(guī)定,以便更好地維護自身權益。...時間:2025.08.22
-
薪資是勞動者辛勤付出應得的回報,然而現(xiàn)實中,拖欠工資的情況時有發(fā)生,嚴重損害勞動者權益。當遇到此類困境,知曉向哪些部門求助、撥打什么電話投訴,是維權的關鍵第一步。接下來就讓小編為大家詳細介紹具體流程。...時間:2025.08.12
-
在勞動關系中,個人小老板因經(jīng)營不規(guī)范、法律意識淡薄等原因拖欠工資的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勞動者在遭遇欠薪時,往往因缺乏法律知識或畏懼維權成本而陷入困境。隨著我國勞動法律法規(guī)體系進一步完善,勞動者可通過多種途徑依法維權。...時間:2025.07.31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