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熱門
- A~G
- H~L
- M~T
- U~Z
2024年休息休假權被侵害能否申請勞動仲裁?
休息休假權被侵害能否申請勞動仲裁?
根據(jù)《勞動法》和《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等相關法律規(guī)定,勞動者享有合理的休息和休假權利。如果雇主未按照規(guī)定提供休息時間,或者未給予法定節(jié)假日、年假等,那么就構成了對勞動者權益的侵犯。在這種情況下,勞動者可以向當?shù)氐?a href="http://www.xpzh.com.cn/tags/ldzy" target=_blank>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仲裁申請,要求雇主改正并賠償相應的損失。
引用法條:
1.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三十八條規(guī)定:“用人單位應當保證勞動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p>
2.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四十五條規(guī)定:“國家實行帶薪年休假制度。勞動者連續(xù)工作一年以上的,享受帶薪年休假。”
3. 《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第五條規(guī)定:“單位確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職工休年休假的,經職工本人同意,可以不安排職工休年休假。對職工應休未休的年休假天數(shù),單位應當按照該職工日工資收入的300%支付年休假工資報酬?!?/p>
超過多久無法提起勞動仲裁?
勞動爭議的解決通常遵循“先調解后仲裁”的原則。對于提起勞動仲裁的時間限制,我國的《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有明確的規(guī)定。根據(jù)該法,勞動者應當在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一年內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這一年的期限被稱為訴訟時效。
訴訟時效的起算點一般是從勞動者知道或應當知道自己權利被侵害的那一天開始計算。例如,如果勞動者未按時收到工資,那么從應發(fā)工資的日期開始計算;如果是因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引發(fā)的爭議,那么從合同解除或終止之日起算。
但是,如果勞動者的權利被持續(xù)侵害,如欠薪、未足額繳納社會保險等,訴訟時效從侵害行為終了之日起算。此外,如果勞動者在時效期間內向用人單位或有關部門主張過權利,或者用人單位同意履行義務,都會引起訴訟時效的中斷,從中斷之日起重新計算一年。
引用法條:
1.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條: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
2. 同法條第三款規(guī)定:勞動關系存續(xù)期間因拖欠勞動報酬發(fā)生爭議的,勞動者申請仲裁不受本條第一款規(guī)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的限制;但是,勞動關系終止的,應當自勞動關系終止之日起一年內提出。
3.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一條:當事人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
請注意,以上信息僅供參考,具體法律問題應咨詢專業(yè)律師或以相關法律法規(guī)的最新規(guī)定為準。
當勞動者的休息休假權受到侵害時,他們完全有權通過法律途徑,如申請勞動仲裁,來保護自己的權益。在此過程中,建議勞動者收集相關證據(jù),如工作時間記錄、工資條等,以增強仲裁申請的說服力。同時,尋求專業(yè)法律咨詢也是明智的選擇,以便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權利和仲裁程序。
【溫馨提示】法律問題讓您煩惱不已?法頭條是您身邊的法律助手,讓我們的專業(yè)律師團隊為您提供一對一的咨詢服務,助您解決問題。
-
工資是勞動者最核心的勞動權益,但私人企業(yè)拖欠工資現(xiàn)象屢見不鮮。面對此類糾紛,勞動者常陷入投訴無門的困境,甚至因程序不熟導致維權受阻。下面小編詳細解析私人企業(yè)拖欠工資的解決路徑,并重點探討12345政務服務熱線的實際作用,為勞動者提供清晰的維權指引。...時間:2025.09.11
-
在職場中,人際關系錯綜復雜,偶爾會出現(xiàn)員工與同事發(fā)展出不正當關系的情況。一旦此類事情曝光,公司往往會面臨棘手抉擇,而員工也會擔憂自己是否會因此被解雇,以及這種解雇行為是否合法。這一問題并非簡單直接,需從多個維度依據(jù)法律規(guī)定來剖析。...時間:2025.09.03
-
勞動仲裁是勞動者與用人單位解決勞動爭議的核心法律途徑,其證據(jù)準備與流程規(guī)范直接決定權益保障效果。下面小編將從證據(jù)材料清單與仲裁程序步驟兩個維度展開分析,結合法律及相關司法解釋,為當事人提供系統(tǒng)性指引,助力高效維權。...時間:2025.09.03
-
勞動仲裁是解決公司與勞動者糾紛的重要機制,其結果直接影響企業(yè)運營與法律責任。公司若被勞動仲裁,可能面臨經濟賠償、聲譽受損、管理漏洞暴露等多重后果;而在仲裁期間,公司能否注銷也需滿足特定法律條件。法頭條小編整理了相關資料,將在下文中告訴大家“勞動仲裁”的相關問題。...時間:2025.08.31
-
勞動合同的履行過程中,調崗是引發(fā)勞資糾紛的高頻場景。用人單位基于經營需求調整崗位,勞動者因權益受損拒絕調崗,雙方常因賠償標準與脫崗定性產生爭議。下面小編從法律框架出發(fā),結合司法實踐,系統(tǒng)解析公司調崗爭議中的賠償規(guī)則與脫崗認定標準。...時間:2025.08.30
-
試用期是用人單位與勞動者雙向選擇的過渡階段,但實踐中因辭退引發(fā)的勞動爭議屢見不鮮。部分用人單位誤認為試用期可隨意解除勞動合同,而勞動者則對自身權益邊界存在認知模糊。下面小編針對以上問題進行詳細分析,幫助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理清法律邊界。...時間:2025.08.29
-
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因勞動合同、工資福利、解除補償?shù)仁马棶a生爭議時,勞動仲裁是維護合法權益的核心法律途徑。勞動者可通過撥打12333熱線咨詢或直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下面小編將系統(tǒng)梳理12333勞動仲裁的申請流程及處理時效,為勞動者提供清晰的維權指引。...時間:2025.08.27
-
勞動糾紛中,仲裁是常見的維權途徑。許多人在考慮申請勞動仲裁時,都會糾結一個關鍵問題:申請勞動仲裁需要錢嗎?這關系到勞動者維權成本,值得深入探討。勞動者和用人單位在申請勞動仲裁前,應充分了解這些費用相關規(guī)定,以便更好地維護自身權益。...時間:2025.08.22
-
薪資是勞動者辛勤付出應得的回報,然而現(xiàn)實中,拖欠工資的情況時有發(fā)生,嚴重損害勞動者權益。當遇到此類困境,知曉向哪些部門求助、撥打什么電話投訴,是維權的關鍵第一步。接下來就讓小編為大家詳細介紹具體流程。...時間:2025.08.12
-
在勞動關系中,個人小老板因經營不規(guī)范、法律意識淡薄等原因拖欠工資的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勞動者在遭遇欠薪時,往往因缺乏法律知識或畏懼維權成本而陷入困境。隨著我國勞動法律法規(guī)體系進一步完善,勞動者可通過多種途徑依法維權。...時間:2025.07.31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