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熱門
- A~G
- H~L
- M~T
- U~Z
被侮辱或誹謗是否屬于人身權問題?
被侮辱或誹謗是否屬于人身權問題?
根據(jù)《憲法》第三十八條,公民的人格尊嚴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式對公民進行侮辱、誹謗和誣告陷害。同時,《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四條也規(guī)定,民事主體享有名譽權,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侮辱、誹謗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譽權。這些法律規(guī)定表明,侮辱和誹謗行為不僅侵犯了個人的名譽,也侵犯了其人格尊嚴,因此屬于典型的人身權問題。
相關法條: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三十八條:公民的人格尊嚴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式對公民進行侮辱、誹謗和誣告陷害。
2.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四條:民事主體享有名譽權,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侮辱、誹謗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譽權。
精神損害算人身權嗎?
人身權主要包括生命權、健康權、身體權、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隱私權等。精神損害,尤其是因侵權行為導致的精神痛苦、心理創(chuàng)傷或者情緒困擾,雖然不直接對應于上述列舉的人身權,但它是人身權保護的一個重要方面。在實際的司法實踐中,精神損害被視為是對人格權的一種侵犯,尤其是對名譽權、肖像權、隱私權等的侵害,可能會產(chǎn)生精神損害賠償。
相關法條:
1. 《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22條規(guī)定:“侵害他人人身權益,造成他人嚴重精神損害的,被侵權人可以請求精神損害賠償。”這表明,精神損害被視為人身權益的一部分,且當侵權行為導致嚴重精神損害時,受害人有權要求賠償。
2.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進一步細化了精神損害賠償?shù)囊?guī)定,明確了在何種情況下可以主張精神損害賠償,以及如何計算賠償金額等。可以說精神損害在法律中被視為一種與人身權密切相關的權益,是人身權保護的延伸和補充。
侵犯生命權如何界定?
生命權是公民的基本權利之一,受到憲法和相關法律的嚴格保護。侵犯生命權通常指的是非法剝奪或威脅他人的生命,這包括但不限于故意殺人、過失殺人、故意傷害致死等行為。此外,嚴重的健康損害或危險行為,如嚴重虐待、遺棄導致他人死亡,也可能被視為侵犯生命權。
侵犯生命權不僅限于直接的物理傷害,還包括對生命安全的嚴重威脅或者惡意的、可能造成生命危險的行為。例如,惡意傳播致命疾病、制造或散布可能導致死亡的危險物品等,都可能構成侵犯生命權。
相關法條: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三十八條規(guī)定:“公民的人格尊嚴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對公民進行侮辱、誹謗和誣告陷害。”生命權作為人格權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樣受到憲法的保護。
2.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條規(guī)定:“故意殺人的,處死刑、無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節(jié)較輕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边@表明,我國法律將故意殺人明確列為侵犯生命權的行為,并規(guī)定了嚴厲的刑事責任。
3.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條規(guī)定:“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边@表明,故意傷害他人,特別是導致他人死亡的行為,也構成了侵犯生命權。侵犯生命權的行為在法律上會受到嚴重的刑事處罰,體現(xiàn)了我國法律對公民生命權的高度重視和保護。
被侮辱或誹謗在法律中被視為嚴重侵犯個人人身權的行為,受害者有權依法尋求法律救濟,包括要求停止侵權、消除影響、賠禮道歉以及賠償損失等。我會建議任何遭遇此類情況的個人積極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及時尋求法律幫助。
-
近日,湖北宜昌某景區(qū)蹦極繩斷裂事件中,游客從40米高空墜落、現(xiàn)場血跡等細節(jié)暴露出設備維護與應急管理的漏洞。下面小編從法律視角解析此類事件中經(jīng)營場所的責任邊界,并明確安全保障義務的監(jiān)管主體,為公眾維權與行業(yè)規(guī)范提供理論依據(jù)。...時間:2025.08.27
-
電信網(wǎng)絡詐騙犯罪呈現(xiàn)產(chǎn)業(yè)化、跨境化、智能化特征,其衍生出的幫助信息網(wǎng)絡犯罪活動已成為司法打擊重點。上海警方破獲一起外聘教師利用實習名義誘導學生參與手機口引流詐騙的案件,暴露出教育領域從業(yè)人員涉詐犯罪的新動向。下面小編詳細解析此類犯罪的規(guī)制路徑。...時間:2025.08.27
-
近日,男子口袋中的某品牌充電寶突然起火,導致其左腿Ⅲ度燒傷,需進行植皮手術,治療費用預估3萬至4萬元。該事件經(jīng)社交媒體發(fā)酵后引發(fā)公眾對充電寶安全性的廣泛關注。盡管涉事充電寶不在某品牌此前召回批次內,但市場監(jiān)管部門已介入調查,品牌方責任認定成為焦點。下面小編將從法律層面解析品牌方需承擔的責任類型及產(chǎn)品質量...時間:2025.07.25
-
近期臺灣師范大學女足教練周臺英因逼學生抽血換學分引發(fā)社會廣泛關注。該事件暴露出教育領域中個別主體以學分脅迫學生接受非自愿醫(yī)療行為的亂象,將公民人身權利保護問題推向輿論焦點。從法律視角審視,此類行為不僅涉及教育倫理,更可能觸犯司法體系中關于人身權利保護的核心條款。...時間:2025.07.21
-
在信息飛速傳播的當下,網(wǎng)絡成為人們獲取信息、交流互動的重要平臺。部分人卻利用網(wǎng)絡的便捷性與開放性,肆意造謠傳謠,污蔑他人名譽,給受害者帶來極大的身心傷害,也擾亂了正常的社會秩序和網(wǎng)絡環(huán)境。造謠傳謠行為不僅違背道德準則,更觸犯了法律紅線...時間:2025.07.17
-
在科技以日新月異之勢飛速發(fā)展的當下,先進技術如雙刃劍,在給生活帶來便利的同時,也被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實施違法活動,偷拍行為便是典型代表。借助隱蔽且先進的設備,肆意窺探他人生活。這種行為不僅嚴重侵犯了他人隱私,讓受害者陷入心理困境,更對社會秩序和公序良俗造成極大破壞,引發(fā)公眾不安與信任危機。...時間:2025.07.11
-
隨著我國法治建設持續(xù)深化,對公民人身權利的保護力度進一步加大。民營企業(yè)作為國民經(jīng)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經(jīng)營者的合法權益保障備受關注。民企老板因司法機關錯誤羈押導致人身自由受限,不僅涉及程序合法性審查,更需明確責任追究與賠償機制。...時間:2025.07.11
-
2025年7月2日凌晨,上海交通大學閔行校區(qū)南區(qū)體育場發(fā)生一起學生與校外人員沖突事件。據(jù)網(wǎng)友披露,一名學生在校內跑步時被校外兒童踢球砸中頭部,與家長發(fā)生言語爭執(zhí)后倒地,遭對方腳踹、肘擊,后被送醫(yī)治療。事件經(jīng)微博傳播引發(fā)廣泛關注,上海交大保衛(wèi)處連夜發(fā)布聲明,稱已成立工作專班與公安部門協(xié)同調查,并強調“堅決保護...時間:2025.07.02
-
2025年7月2日,一則“上海交大學生疑被校外人士毆打”的消息引發(fā)社會關注。據(jù)公開信息,6月30日晚,上海交通大學閔行校區(qū)一名學生在校內體育場訓練時,因被校外人員踢來的足球砸中頭部,與對方家長發(fā)生言語沖突后倒地,隨后遭腳踹、肘擊,最終被送醫(yī)治療。7月2日凌晨,上海交通大學保衛(wèi)處通過“平安交大”微信公眾號發(fā)布聲明...時間:2025.07.02
-
有網(wǎng)友在社交平臺發(fā)布截圖稱《新華字典》(第12版)對“累贅”一詞的例句為“孩子小成了累贅”,引發(fā)公眾對出版物內容合法性與社會倫理的廣泛爭議。部分網(wǎng)友認為該例句涉嫌歧視未成年人,違反《未成年人保護法》中“尊重未成年人人格尊嚴”的原則;另有觀點認為字典作為工具書,例句僅反映語言使用現(xiàn)實,不構成法律侵權。法頭條...時間:2025.07.01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