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熱門
- A~G
- H~L
- M~T
- U~Z
2024年工傷賠償在勞動爭議中如何保障合法權益?
工傷賠償在勞動爭議中如何保障合法權益?
1. 工傷認定:根據(jù)《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四條的規(guī)定,職工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的,應當認定為工傷。這是獲取工傷賠償的前提條件,一旦發(fā)生工傷,用人單位應及時向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若單位未按規(guī)定申請,職工本人或其近親屬也可直接申請。
2. 賠償標準與項目:依據(jù)《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條至第四十五條的規(guī)定,工傷賠償包括醫(yī)療費用、康復費用、停工留薪期工資、一次性傷殘補助金、傷殘津貼、生活護理費、工亡待遇等。具體的賠償金額按照國家和地方的標準執(zhí)行,并根據(jù)工傷職工的傷殘等級、工資水平等因素確定。
3. 爭議解決機制:如果用人單位未依法支付工傷賠償或者對工傷認定結果有異議,職工可以通過以下途徑尋求救濟:首先,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其次,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裁決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參照《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五條和第四十八條)。此外,勞動監(jiān)察部門也應對用人單位的違法行為進行查處,確保職工的工傷賠償權益得到落實。
引用法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工傷保險條例》以及《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等相關法律法規(guī)。
何種情況下勞動者可主張合法權益受損?
在勞動關系中,勞動者主張其合法權益受損的情況主要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幾種:
1. 未按約定支付勞動報酬: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五十條規(guī)定,工資應當以貨幣形式按月支付給勞動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的工資。若用人單位未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或者國家、地方的規(guī)定及時足額支付勞動者工資,勞動者有權主張權益受損。
2. 未依法簽訂勞動合同或合同內容違反法律規(guī)定:依據(jù)《勞動合同法》第十條規(guī)定,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書面勞動合同。如果用人單位未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或者簽訂的勞動合同內容違反了相關法律法規(guī),導致勞動者權益受損,勞動者可以提出主張。
3. 侵犯勞動者休息休假權:《勞動法》第三十八條規(guī)定,用人單位應保證勞動者每日不超過8小時,每周不超過44小時的標準工作時間,并享有法定節(jié)假日和帶薪年假等休息休假權利。如單位違法延長勞動者工作時間,不安排或不足額支付加班費,勞動者可主張權益受損。
4. 不依法繳納社會保險:《社會保險法》第五十八條規(guī)定,用人單位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內為其職工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申請辦理社會保險登記。若用人單位未按時足額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勞動者有權要求補繳并主張權益受損。
5. 在勞動保護、職業(yè)病防治等方面存在過失,造成勞動者身體健康損害:根據(jù)《勞動法》第五十二至五十四條規(guī)定,用人單位有義務提供符合國家規(guī)定的勞動安全衛(wèi)生條件和必要的勞動防護用品,并對從事有職業(yè)危害作業(yè)的勞動者進行定期健康檢查。若因單位違反上述規(guī)定導致勞動者身體受到傷害,勞動者有權主張賠償。
引用法條:
1.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五十條
2.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十條
3. 《勞動法》第三十八條
4.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五十八條
5. 《勞動法》第五十二條至五十四條
非法解除勞動合同是否侵害勞動者合法權益?
非法解除勞動合同,即用人單位在不具備法定或約定的解除勞動合同條件的情況下,單方面解除與勞動者的勞動合同關系的行為,確實屬于侵害勞動者合法權益的行為。我國《勞動法》和《勞動合同法》等法律法規(guī)對勞動合同的解除有明確規(guī)定,旨在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維護和諧穩(wěn)定的勞動關系。
首先,根據(jù)《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九條至四十一條的規(guī)定,用人單位只有在勞動者嚴重違反規(guī)章制度、嚴重失職、因病或非因工負傷醫(yī)療期滿后不能從事原工作或其他無法勝任工作等特定情況下,才能依法解除勞動合同。若不符合這些法定條件而單方解除合同,則構成非法解除。
其次,非法解除勞動合同直接剝奪了勞動者依據(jù)勞動合同應當享有的勞動權益,包括但不限于勞動報酬、社會保險、福利待遇以及繼續(xù)履行合同的權利等,這明顯違背了公平正義原則和勞動法律法規(guī)的立法精神。
引用法條:
1.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九條至四十一條規(guī)定了用人單位可以依法解除勞動合同的具體情形。
2.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二條明確了用人單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條、第四十一條的規(guī)定解除勞動合同的特殊情形,如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在規(guī)定的醫(yī)療期內等。
3.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七條規(guī)定:“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guī)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應當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條規(guī)定的經濟補償標準的二倍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
非法解除勞動合同顯然侵害了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對此,勞動者有權要求繼續(xù)履行勞動合同,或者要求用人單位支付相應的賠償金。
保障工傷賠償在勞動爭議中的合法權益,不僅需要嚴格依照法律規(guī)定進行工傷認定,準確計算并支付賠償款項,同時也要求建立健全有效的爭議解決機制。我們應積極引導當事人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權益,督促企業(yè)依法履行賠償義務,共同構建和諧穩(wěn)定的勞資關系。
〖溫馨提示〗不同地區(qū)的法院在審判尺度上可能存在一些差異,因此當您遇到法律問題時,我們建議您盡快尋求專業(yè)律師的咨詢。法頭條作為您身邊的法律服務平臺,擁有3萬+高效率、服務評價好的專業(yè)律師團隊,您可以直接在線咨詢我們,省時又省心!
-
勞動關系中,工資扣減與法律責任是勞資雙方的核心爭議點。員工因工作失誤導致公司損失時,企業(yè)能否直接扣減工資?企業(yè)存在亂扣工資行為,法律將如何規(guī)制?下面小編為您帶來詳細解讀,為勞資雙方提供清晰的合規(guī)指引。...時間:2025.09.20
-
近期,多地人社部門接到勞動者投訴,反映部分用人單位在入職環(huán)節(jié)要求上交畢業(yè)證、學位證等原件,甚至以保管名義長期扣留。此類現(xiàn)象并非個例,從互聯(lián)網(wǎng)企業(yè)到傳統(tǒng)制造業(yè),均存在以資質審核、檔案歸檔等理由變相扣押證件的行為。下面小編為您具體分析。...時間:2025.09.18
-
近年來,育兒假作為重要配套措施逐步落地,但有假難休的爭議不斷涌現(xiàn)。部分用人單位以經營需要、制度未明確等理由拒絕男職工申請,甚至將休假按曠工處理,導致勞動者陷入維權困境。下面小編為您帶來相關細節(jié),并解析其中的法律依據(jù)。...時間:2025.09.18
-
在建筑工程領域,違法分包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一旦工人在此過程中受傷,責任認定就變得錯綜復雜。那么,從法律層面來講,究竟該由誰來承擔這一責任呢?接下來,我們將結合相關法律條款進行深入剖析。...時間:2025.09.17
-
近期,某三甲醫(yī)院被曝拖欠18名員工工資累計101萬元,涉及醫(yī)護、行政等多崗位人員。根據(jù)我國相關法律規(guī)定,用人單位拖欠工資需承擔行政處罰、民事賠償及刑事責任三重法律后果。下面小編為您具體分析解讀相關細節(jié)。...時間:2025.09.15
-
近期,江蘇南京某科技公司員工因拒絕墊付2萬元差旅費未出差,被公司以曠工為由開除的案件引發(fā)關注。法院最終認定公司行為構成違法解除勞動合同,需支付賠償金及拖欠提成。下面小編為您帶來更多相關細節(jié)解讀。...時間:2025.09.15
-
帶薪年休假是勞動者依法享有的基本權益,但實踐中關于年假的計算標準與起始條件常引發(fā)爭議。部分用人單位以入職滿一年作為享受年假的前提,而勞動者則主張按累計工齡計算休假天數(shù)。這種分歧背后涉及法律對工齡認定、休假條件及用人單位義務的明確規(guī)定。...時間:2025.09.15
-
住房公積金制度是我國住房保障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提取規(guī)則直接關系職工權益與資金安全。部分代辦機構以便捷提取為噌頭,通過違規(guī)操作套取公積金,引發(fā)法律風險。下面小編將從法律視角解析公積金提取代辦機構的合法性邊界,梳理合規(guī)提取路徑,為公眾提供法律指引。...時間:2025.09.12
-
在勞動關系中,事假作為勞動者因個人事務臨時離崗的常見情形,其工資計算方式與用人單位審批權限常引發(fā)爭議。下面小編從法律視角出發(fā),結合現(xiàn)行勞動法規(guī)與司法實踐,系統(tǒng)梳理事假工資的合法計算路徑及用人單位審批權的行使邊界,為勞資雙方提供合規(guī)指引。...時間:2025.09.11
-
代打卡行為在職場中屢禁不止,部分員工為幫助同事逃避考勤管理,采取偽造指紋、人臉識別等高科技手段協(xié)助打卡。下面小編將結合司法實踐,從法律層面解析代打卡被辭退的合法性及補償規(guī)則。...時間:2025.09.08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Copyright © 2025 法頭條 廈門大搜網(wǎng)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 閩ICP備2021008539號
全國律師咨詢熱線電話:400-668-6166 網(wǎng)站地圖
法頭條
手機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