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熱門
- A~G
- H~L
- M~T
- U~Z
46萬買到全損車獲退一賠三,買到全損車怎么起訴?
46萬買到全損車獲退一賠三,買到全損車怎么起訴?
根據(jù)《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五十五條,經營者構成欺詐需滿足“主觀故意+客觀隱瞞”雙要件。
商家在合同中明確承諾“無重大事故、無全損記錄”,或通過宣傳頁、朋友圈等渠道宣稱“精品車況”,但實際交付車輛存在全損記錄,即構成虛假承諾。
司法實踐中,法院會重點審查商家是否履行“重大信息披露義務”,全損記錄導致車輛價值貶損30%以上,屬于影響購車決策的“核心信息”。
消費者需收集三類證據(jù):
1. 交易證據(jù):購車合同、發(fā)票、付款記錄,證明交易關系及價款;
2. 隱瞞證據(jù):出險記錄查詢報告、4S店維修記錄,證明商家知情不報;
3. 損失證據(jù):第三方評估機構出具的車輛貶值報告,量化賠償基數(shù)。
優(yōu)先以“合同糾紛”或“侵權責任糾紛”立案,主張撤銷合同并索賠。
商家為二手車平臺,可依據(jù)《電子商務法》第三十八條,要求平臺承擔連帶責任。訴訟時效為3年,自發(fā)現(xiàn)全損記錄之日起計算。
買到全損車還能再報全損么?
根據(jù)《保險法》第五十九條,車輛全損理賠后,保險標的所有權轉移至保險公司,原車主喪失保險利益。
此時,車輛殘值由保險公司處置,原車主不得以同一事故再次報案。
全損車輛未注銷登記,后續(xù)發(fā)生事故,新車主需單獨購買交強險,但商業(yè)險拒保率高達90%。
僅當存在“未決損失”時,可申請補充理賠:
1. 漏賠項目:首次理賠未涵蓋施救費、拖車費等間接損失;
2. 新發(fā)損失:全損車輛在交付前因保管不善導致二次損壞,需證明損害與原事故無因果關系。
全損車修復后,保險公司通常按“事故車”承保,保費上浮50%-100%,且拒保車損險。
車輛未通過安全檢測,根據(jù)《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十四條,不得上路行駛,否則將面臨200-2000元罰款及扣車處罰。
法律依據(jù)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五十五條
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shù)慕痤~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三倍。
-
在合同簽訂過程中,如果一方存在虛假承諾的行為,該行為可能影響到合同的有效性。根據(jù)相關法律法規(guī),基于虛假承諾訂立的合同可能被視為可撤銷或無效,具體取決于虛假承諾的內容及其對另一方決定的影響程度。...時間:2025.01.24
-
在合同法律關系中,若一方通過虛假承諾誘導對方簽約,受誤導方有權申請法院或仲裁機構撤銷該合同。此情形下,合同的成立并非基于雙方真實意思的表達,違反了合同法的誠實信用原則。...時間:2024.08.13
-
消費者在購買商品或接受服務時,有時會遇到商家的虛假承諾,這不僅侵犯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也破壞了市場公平競爭秩序。消費者可以通過多種方式辨別和證明商家的虛假承諾,包括保留相關證據(jù)、比對廣告內容與實際產品、尋求第三方鑒定等,并可依據(jù)相關法律法規(guī)維護自身權益。...時間:2024.03.30
-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旨在保障消費者的合法權益,規(guī)范市場交易行為,維護市場經濟秩序。它適用于所有在境內進行的商品交易和服務提供活動,無論線上線下,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企業(yè),只要其交易對象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消費者,都需遵守此法。...時間:2024.03.28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