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熱門
- A~G
- H~L
- M~T
- U~Z
2025年合同無效的情形包含哪些?
合同無效的情形包含哪些?
當合同存在以下任一情形時,該合同自始無效,不具備法律約束力:
1.一方通過欺詐或脅迫的方式簽訂合同,且損害了國家利益;
2.雙方惡意串通,導致國家、集體或者第三方的利益受損;
3.合同表面上合法但實際上是為了掩蓋非法目的而訂立的;
4.合同內容違反社會公共利益;
5.合同條款違背了法律或行政法規(guī)中的強制性規(guī)定。
此外,特定情況下某些特殊類型的合同也可能被認定為無效,例如未成年人未經法定監(jiān)護人同意而簽訂的大額消費合同等,這些情況通常出于保護弱勢群體權益的考量。
法律依據(jù):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四條:“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p>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六條第一款:“行為人與相對人以虛假的意思表示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三條:“違反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強制性規(guī)定或者違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但是,該強制性規(guī)定不導致該民事法律行為無效的除外。”
合同違約責任如何劃分?
合同違約責任的確定主要基于雙方在合同中的具體約定以及相關的法律規(guī)定。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的規(guī)定,當一方未能履行其合同義務或其履行方式與合同條款不符時,該方需承擔相應的違約責任,包括但不限于繼續(xù)履行合同、采取補救措施或是賠償因違約造成的損失等。如果合同中對特定違約情形及其處理辦法有明確說明,則應首先遵循這些約定;對于那些沒有在合同中明確規(guī)定或規(guī)定不夠清晰的情況,則需要依據(jù)相關法律來判斷違約方應當承擔的責任類型和程度。
法律依據(jù):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條
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xù)履行、采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三條
當事人可以約定一方違約時應當根據(jù)違約情況向對方支付一定數(shù)額的違約金,也可以約定因違約產生的損失賠償額的計算方法。
約定的違約金低于造成的損失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增加;約定的違約金過分高于造成的損失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適當減少。
當事人就遲延履行約定違約金的,違約方支付違約金后,還應當履行債務。
當合同內容觸犯了相關法律法規(guī)中關于合同無效的規(guī)定時,則該合同將被依法認定為無效。在實際操作過程中,若遇到合同有效性問題,建議咨詢專業(yè)律師獲得更詳細的指導和幫助。
『溫馨提示』以上就是關于“合同無效的情形包含哪些”的問題解答,希望對您有所幫助。如果您遇到復雜的法律問題,請登錄法頭條進行在線咨詢,我們的專業(yè)團隊將為您提供全面的法律支持和解決方案。祝您生活順遂!
-
在民事交易中,定金與訂金的表述常被混用,但二者法律性質截然不同,直接關系到合同履行障礙時能否主張退款。雙方僅口頭約定卻未明確款項性質,一旦發(fā)生糾紛,法律適用與責任劃分亦成難題。下面小編將從法律定義、退款規(guī)則及爭議處理三個維度,系統(tǒng)解析二者的區(qū)別,并針對口頭約定不明的情形提供解決路徑,幫助讀者規(guī)避交易風...時間:2025.07.02
-
合同中止與合同終止有啥區(qū)別?合同終止是指合同當事人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消滅,使合同的法律效力終止。而合同中止是指合同權利、義務關系暫處于停止狀態(tài)。在合同中止履行期間,權利、義務關系依然存在,在抗辯權消滅后,合同的權利、義務關系恢復原來的效力。...時間:2025.06.20
-
民事行為能力是自然人參與民事法律關系、獨立實施法律行為的資格基礎。其年齡劃分直接關乎權利行使的合法性,而精神病患者的民事行為能力認定則需結合其精神狀態(tài)綜合判斷。下面小編將系統(tǒng)解析我國法律對民事行為能力的年齡劃分標準,并探討精神病患者民事行為能力的法律界定,以期為公眾提供清晰的法律指引。...時間:2025.05.31
-
在法律領域,不可抗力條款對明確合同雙方責任、保障交易安全至關重要。特大暴雨作為常見自然現(xiàn)象,其是否構成不可抗力直接影響合同履行及責任認定。下面小編將深入探討特大暴雨在法律上的性質,并系統(tǒng)梳理不可抗力的法定范疇,為公眾理解法律規(guī)則、防范法律風險提供參考依據(jù)。...時間:2025.05.28
-
在消費市場中,消費者權益保護一直是法律關注的重點。為了確保消費者在購買商品后能夠獲得應有的售后服務,我國法律明確規(guī)定了三包服務制度。這一制度不僅為消費者提供了法律保障,也促使商家提升商品質量和服務水平。...時間:2025.05.20
-
在合同履行過程中,如果一方延遲履行其義務,另一方可以根據(jù)具體情況采取不同的法律措施來解決問題,包括但不限于催告履行、要求賠償損失或解除合同等。本回答將基于現(xiàn)行相關法律法規(guī)對這一問題進行簡要分析,并提供相應的法律依據(jù)。...時間:2025.05.20
-
正常情況下簽完合同不按手印合同依然生效,合同生效有相應條件,簽字與按手印效力等同,只要合同雙方已簽字(或蓋章),且合同內容符合法律規(guī)定的生效條件,即使未按手印,合同仍然具有法律效力。...時間:2025.05.15
-
保價條款是指托運人(或寄件人)在繳納運輸費用之外,根據(jù)聲明價值按照一定比例向承運人(或快遞公司)繳納的保價費。當發(fā)生貨損時,如果已保價,承運人將按照聲明的價值進行賠償;如果未保價,則通常按照運費的數(shù)倍進行賠償。關于“物流運輸合同中的保價條款是否有效?”的相關問題,法頭條法務整理了相關資料,聽聽法頭條法務給...時間:2025.05.14
-
在合同雙方未對某些事項作出明確約定的情況下,應依據(jù)相關法律規(guī)定進行處理。我國法律體系中,《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對此類情況有明確規(guī)定,即當合同內容不明確時,應當按照國家有關標準執(zhí)行;若無國家標準,則參照行業(yè)慣例或地方標準;如果仍無法確定,則遵循公平原則處理。...時間:2025.05.02
-
合同債權質押后,債務人是否能夠對質權人提出抗辯是一個重要的法律問題。根據(jù)我國現(xiàn)行法律規(guī)定,在滿足特定條件下,債務人仍可向質權人主張其原本對原債權人享有的抗辯權。...時間:2025.04.3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