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熱門
- A~G
- H~L
- M~T
- U~Z
2024年人格權遭受侵害時能否索賠精神損失賠償?
人格權遭受侵害時能否索賠精神損失賠償?
人格權是自然人享有的基本權利,包括生命權、健康權、名譽權、肖像權、隱私權等。當這些權利遭受侵害時,不僅會給受害者帶來物質上的損害,更可能導致其精神痛苦和心理壓力。根據《侵權責任法》等相關法律規(guī)定,受害人在追究加害人法律責任的同時,可以就因此產生的精神損害提出賠償要求。
【法律依據】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三條規(guī)定:“侵害自然人人身權益造成嚴重精神損害的,被侵權人有權請求精神損害賠償?!?/p>
2.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一條明確規(guī)定:“自然人因下列人格權利遭受非法侵害,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賠償精神損害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予以受理:(一)生命權、健康權、身體權;(二)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三)人格尊嚴權、人身自由權?!?/p>
行政侵權行為的構成要件有哪些?
行政侵權行為,是指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行使行政職權過程中,違反法律規(guī)定,侵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的行為。根據現行法律法規(guī),行政侵權行為的構成要件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 行為主體:必須是行政機關或者法律法規(guī)授權的組織,或者是行政機關的工作人員。這是行政侵權行為區(qū)別于其他侵權行為的主要特征。
2. 行為性質:行為人實施的是行政管理行為,且該行為超出了法定權限或違反了法定程序。只有在行使行政職權過程中的行為才可能構成行政侵權行為。
3. 損害事實的存在:行政機關的違法行為對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造成了實際損害。損害既包括物質損害也包括精神損害。
4. 因果關系:行政機關的違法行為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權益受損害的事實之間存在直接因果關系。
5. 違法性:行政機關的行為違反了法律法規(guī)的規(guī)定,即存在違法性。這既包括實體違法(如超越職權、濫用職權等),也包括程序違法(如未遵循法定程序作出行政決定)。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第二條明確規(guī)定:“國家機關和國家機關工作人員行使職權,有本法規(guī)定的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合法權益的情形,造成損害的,受害人有依照本法取得國家賠償的權利?!?/p>
同時,《行政訴訟法》第七十四條和第七十五條分別規(guī)定了確認行政行為違法和無效的情形,這些規(guī)定從不同角度界定了行政侵權行為的構成要件。
另外,《行政處罰法》、《行政許可法》等相關法律法規(guī)中關于行政機關行使職權應當遵守的原則、程序以及不得越權、濫用職權等規(guī)定,也為判斷是否存在行政侵權行為提供了法律依據。
賠償義務機關在行政復議與訴訟中的角色和責任是什么?
在行政復議與訴訟中,賠償義務機關主要指的是因違法行為或者不當行政行為對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合法權益造成損害,并依法應當承擔國家賠償責任的行政機關或者其他組織。其角色和責任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 被申請人或被告的角色:在行政復議程序中,賠償義務機關可能作為被申請人,需要針對申請人的復議請求提交答復意見及相關證據材料,接受復議機關的審查。在行政訴訟程序中,則成為被告,需要按照法院要求提供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事實依據和法律依據,出庭應訴并答辯。
2. 舉證責任主體:賠償義務機關在復議或訴訟中負有證明其具體行政行為合法、合理且適當的舉證責任,若無法有效舉證,可能導致復議決定撤銷原行為或法院判決敗訴。
3. 承擔賠償責任:如果經過復議或訴訟確認賠償義務機關的行為違法,導致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合法權益受到損害,賠償義務機關應當依法承擔賠償責任,包括但不限于返還財產、恢復原狀、支付賠償金等。
【法律依據】
1.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第二十八條:“行政復議機關負責法制工作的機構應當對被申請人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進行審查,提出意見,經行政復議機關的負責人同意或者集體討論通過后,按照下列規(guī)定作出行政復議決定……(三)具體行政行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決定撤銷、變更或者確認該具體行政行為違法;決定撤銷或者確認該具體行政行為違法的,可以責令被申請人在一定期限內重新作出具體行政行為……”
2.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第七條:“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行使行政職權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造成損害的,該行政機關為賠償義務機關?!?/p>
3.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三十四條:“被告對作出的行政行為負有舉證責任,應當提供作出該行政行為的證據和所依據的規(guī)范性文件。”以及第七十條至七十五條關于判決撤銷或確認違法并賠償的規(guī)定。
當人格權遭受侵害時,受害人有權基于相關法律法規(guī)索賠精神損失賠償。但在具體案件中,是否構成“嚴重精神損害”以及賠償數額的確定,需結合侵權行為的具體情況、受害人的精神受損程度、當地經濟水平等因素,由法院綜合判斷和裁量。在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過程中,建議受害人及時尋求專業(yè)律師的幫助,確保合法合理地主張自己的賠償訴求。
〖溫馨提示〗了解法律知識可以幫助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應對各種法律問題,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如果您有其他法律問題需要咨詢,請隨時聯系我們,我們將為您提供專業(yè)的幫助。
-
危險化學品管理已形成嚴密法律體系,但公眾對?;凤L險的認知仍存在盲區(qū)。近期一女子散步誤踩化骨水身亡事件,再次引發(fā)社會對危化品泄漏責任認定與賠償標準的關注。下面小編將從賠償標準與責任認定兩大維度展開分析,為類似案件提供法律指引。...時間:2025.09.16
-
在司法的長河中,無罪辯護成功的案例總能激起公眾對公平正義的強烈關注。當被告歷經波折,最終被判定無罪,一個問題隨之而來:無罪辯護成功后,國家會給予賠償嗎?這一問題不僅關乎個體權益的救濟,更映射出國家司法糾錯機制的完善程度。...時間:2025.09.11
-
近年來因飼養(yǎng)人未履行管理義務導致犬只傷人事件頻發(fā),其中未拴繩犬只引發(fā)的傷亡事故因責任界定復雜、賠償爭議大,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此類事件涉及民事侵權、行政處罰乃至刑事追責的多重法律關系。下面小編系統解析未拴繩犬只致害的法律責任與賠償路徑。...時間:2025.09.11
-
公共場所突發(fā)意外事件頻發(fā),持續(xù)引發(fā)社會關注。某健康管理中心因無償借廁給七旬老人,在老人猝死后被家屬索賠21萬元,案件經兩級法院審理后均駁回原告訴求。下面小編將從法律層面解析此類案件的責任界定邏輯,為公眾提供理性認知框架。...時間:2025.09.02
-
近年來,隨著法治進程的推進,公民對國家賠償制度的關注度顯著提升。若因司法錯誤導致無罪羈押,受害者有權依法申請國家賠償。然而,賠償金額的計算方式與申請期限的界定常引發(fā)疑問。下面小編將依據《國家賠償法》及相關司法解釋,從賠償標準與申請時效兩個維度,解析無罪羈押賠償的核心規(guī)則,為公眾提供清晰的法律指引。...時間:2025.06.24
-
國家賠償制度是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合法權益的重要法律屏障。當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違法行使職權侵犯公民權益時,受害人有權依法申請國家賠償。下面小編將結合最新法律法規(guī)與司法實踐,解析國家賠償金的計算標準、適用范圍及申請流程,為公眾提供權威指引。...時間:2025.05.20
-
在休閑娛樂或日常出行時,誰都可能遭遇意想不到的意外。例如,在游樂場所享受蹦床樂趣時,蹦床突然爆炸,游客因此受傷。這類事件不僅給身體帶來痛苦,還可能造成經濟上的損失。面對這種情況,游客該如何申請賠償?...時間:2025.03.20
-
2025年行政賠償的要求主要包括賠償請求人資格、賠償義務主體明確、賠償請求基于明確的法律依據和合理理由、違法行政行為確認以及申請時限等方面。這些要求均基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的相關規(guī)定,并受到嚴格的法律程序約束。法頭條小編整理了相關資料,將在下文中告訴大家“行政賠償”的相關問題。...時間:2024.12.27
-
2025年行政賠償的性質是一種國家賠償責任,旨在保障和救濟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在受到行政機關或其工作人員違法侵害時的合法權益。相關的詳細法律條款則對行政賠償的范圍、賠償義務機關、賠償程序以及賠償方式和計算標準等作出了明確規(guī)定。法頭條小編整理了相關資料,將在下文中告訴大家“行政賠償”的相關問題。...時間:2024.12.27
-
2024年行政賠償主要分為侵犯人身權的賠償和侵犯財產權的賠償兩大類。相關法律條款明確規(guī)定了賠償的范圍、標準和程序,為公民在遭受行政侵權行為時提供了法律保障。法頭條小編整理了相關資料,將在下文中告訴大家“行政賠償”的相關問題。...時間:2024.12.2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